Shenzhen Consulting | Shenzhencs.cn

加载

  • 5 月, 周二, 2025

巴黎13区塞纳河畔现房·西维尔城市绿洲

🇫🇷【法旅巴黎好房】13区塞纳河畔现房·西维尔城市绿洲
🏡现房即住,精装交付!双层隔音玻璃+电动卷帘,阳光私密兼得
🚇多条线路,T3电车+地铁14号线,10分钟直达市中心,通勤无忧
🌱屋顶共享花园+菜园,邻里共耕阳光派对,尽享都市里的田园诗意
🌳每户标配绿植阳台,阳台花槽+自动灌溉系统,自然与科技完美融合
🛒Franprix超市5分钟,MK2影院13分钟,多家中国超市步行可达
📚教育无忧!托儿所到大学全龄覆盖,巴黎七大4分钟,成长一步到位
✨一卧三卧多户型可选,部分赠车位,高层可俯瞰塞纳河巴黎全景
🎯56万欧起即刻入住,贷款首付17万欧起, 解锁你的自然生活提案!

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

看《蛮好的人生》: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你有几张?

不少客户朋友跟我说,因为是孙俪主演,才点开这部剧,看了之后发现,原来是讲保险的呀!

后来我们聊到了孙俪饰演的角色胡曼黎。

说她中专学历、没背景、没人脉,硬是靠着一股韧劲,做成了销冠,妥妥逆袭,真是让人又心疼又佩服……

尽管剧中存在着一些争议,很多同行伙伴都在吐槽的:自掏腰包给客户买保单、隐瞒癌症病史、不如实告知、蹲守客户三天送养老方案、……

但剧中真的也是充满了人生百态,看剧的时候我一直很感慨,感觉人只要活着,就是在进行一场「金钱」和「风险」的较量。

岁月静好的时候,日常开销都是小钱,想存点钱也容易。

然而,当风险降临时,不管是什么风险,想解决它们,99%的办法就是花钱,而剩下的1%,没有钱基本就是无解。

剧中胡曼黎拼命推销的保单,其实就是普通人用小钱转移大风险的好工具。

好了,更具体的剧情暂不展开聊,也不剧透,还没看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呀,想讨论剧情,或者深入了解保险行业的,也可以找我们在线咨询。

今天是想和大家想聊一聊:

想安稳度过这一生,为啥必须备齐7张保单?

01

为啥说7张保单,是人生刚需

咱们这一辈子,从呱呱坠地到退休养老,其实每个阶段都有着各种隐形的“支出炸弹”:

* 0-22岁成长期:从一出生开始,父母就会担心孩子的健康、教育问题,不管是生病还是上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22-60岁黄金期:开始赚钱养家,开始还房贷/车贷,还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但意外或疾病的到来,随时都可能切断收入链

* 60岁后养老期:社保养老金、存款可能不够花,过分长寿,反倒成了负担

尽管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当收入中断,尤其是开支却不间断的时候,没有钱确是万万不能的。

《蛮好的人生》里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年轻夫妻的医疗焦虑,全都在提醒着我们:

保险不是消费,而是用当下的确定性,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

《蛮好的人生》编剧费慧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她直接把剧本的一半稿酬,都用来买保险。

看~ 成年人的理智,就是承认风险、正视风险,并积极防御风险,而不是无视风险、逃避风险,或者是假装它不存在。

02

7张保单360°守护你和家人

这7张保单可以分为两类:

保人的(救命)+保钱的(兜底),缺一不可!

理论上来讲,保障顺序建议是先保人,再保钱,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找梓琪个案个议~

* 先看保人的4张保单:不让意外和疾病掏空积蓄

1. 意外险:堪称「黑天鹅」捕手

像猫抓狗咬、摔伤骨折、交通事故…… 意外的降临从不挑人。

而意外之所以称之为意外,就是因为尽管概率极小,但万一发生了,降临到个人头上,很可能就是一座大山,就像「黑天鹅」事件一样。

只需要用小几百的保费(成年人大概300块钱/年),最高可撬动百万保额,还能报销意外医疗费、伤残费。

对了,意外医疗责任记得选0免赔,最好不限社保内外用药,会更实用!

部分高强度工作的年轻人,可能会担心猝死风险,担心的把这项责任选上即可~

2. 医疗险:医疗大事件防火墙

现在越来越多客户意识到,光靠社保医保,是兜不住大病费用风险的。

比如说癌症治疗手术,医保报销之后,自费账单高达35万?别慌,医疗险来兜底!

百万医疗险是国民标配,而中高端医疗险则是提升就医品质,能住单人病房,甚至能出国就医、用上更好更先进的药。

像癌症这种大病,国内很多时候可能要切除整个部位,但如果有高端医疗险,就可以去其他医疗水平更高的地区,有机会用微创手术保留完整部位,提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让生命更有尊严!

近期帮不少客户上车了合适的医疗险,从百万医疗到中高端医疗,应有尽有,丰俭由人~

3. 重疾险:收入损失补偿器

很多人一开始接触重疾险,都会疑惑:

重疾险和医疗险有啥区别呢?

是不是有医疗险就够,不用重疾险了呀?

或者是,有重疾险就够,不用医疗险了吧?

还是以癌症来举例(别怕,这个病更好理解,所以频频拿它举例):

医疗险只管住院期间的治病钱,但是没法上班,收入中断了,还有房贷/车贷、父母赡养/孩子上学咋办呢?

这时候重疾险就发挥作用了!

确诊特定的疾病/实施特定的手术/达到特定的疾病状态,即可一次性赔一笔钱(比如30万、50万、80万)。

具体是30万还是80万,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建议是自己3~5倍的年的收入或年支出,才能让我们有3~5年时间安心养病~

4. 定期寿险:留爱不留债

这笔钱大概率不是给自己花的,而是留给家人。

比如说家里顶梁柱突然走了,就一次性赔100万、200万。

房贷车贷、老人赡养、孩子教育,这些费用开销,都交给这一大笔赔偿金来扛。

具体是100万还是200万,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建议是现有负债+10年家庭的开支

正所谓「人活着是顶梁柱,倒下是人民币」,一年千把块钱,换家人一世安稳,推荐家庭顶梁柱必备~

* 再看保钱的3张保单:为未来的自己准备一笔钱

5. 教育金:孩子的学费存折

这一项有娃的家长必备,单身/无娃,或者准备丁克的兄弟姐妹,可以直接去下一点了~

孩子上学和接受教育,是一件确定会进行的事情,因此教育支出就是有娃之家必须提前准备的经费。

从幼儿园到大学,小到买文具,大到各种兴趣班,这里笔笔都是开销,可省不了。

教育金建议用2.5%复利滚存,设置18岁领取上大学学费,22岁领创业基金,陪伴孩子长大,专款专用。

除了下图的演示以外,也有更灵活、更个性化的配方,找我来安排~

6. 养老金:活到老领到老

不管有娃没娃,这一项可都要留意,毕竟咱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去。

所以年轻的我们,为年老的我们准备养老经费,也是理所应当。

目前我们的社保养老金替代率大概在40%左右,怎么理解呢?

假如说退休前工资1万,那么你的社保养老金大概率就只有4000,不久的将来,这个数值还会越来越小。

因为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社保的养老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所以以后发的钱就越来越少了。

你想退休后月月领充足的“工资”嘛?养老年金安排起来~

月月到账,获取终身现金流,老了也能体面逛公园、跳广场舞!

嗯?你说用银行存款养老行不行?还真不行!

7. 增额终身寿险:财富传承遥控器

虽然名字带「寿险」两个字,但实际上,人家更专注的是资产保值增值功能。

换句话说就是让你的钱,慢慢慢慢地,由少变多。

既可以选择一笔存进去,也可以选择分3~5年,每年存一笔。

同样地,既可以选择n年后一次性取出来,也可以选择n年后分年度取出来。

当然了,既然名字带「寿险」,就也有些许的身故杠杆。

所以这种产品,既能生前灵活取钱应急,又能身故后精准传给指定的人,想给谁,就给谁,硬气!

另外,高净值家庭还会选择搭配保险金信托,传钱不传愁~

03

来个总结

看完《蛮好的人生》,我有个感触:

普通人想让生活变得更好,还真不是靠一夜暴富,也不是靠豪车豪宅,而是靠积极主动地规划,并且要提前规划。

这7张保单,就像提前准备好7把钥匙:

意外险防猝不及防,医疗险保看病自由,重疾险填补收入空窗,定期寿险稳住家人的生活。

教育金给孩子底气,养老金给自己底气,而增额寿险,让钱变多的同时,更能实现想把钱给谁,就给谁,避开遗产纠纷。

少年和中年阶段,用保险抵御大花费的风险、稳固家庭,老年阶段,保险则帮助我们优雅躺平。

所以呀,别等事故和风险真正降临,才想起没有提前做好防护。

现在花一点时间规划,省去未来几十年的焦虑,安心、省心。

毕竟,想过蛮好人生的前提,是得先保住这个「人生」,对吧~

如果你正准备为自己和家人规划保障,或是想为自己/孩子存一笔养老金/教育金,又或者就是纯粹想让钱慢慢增值找我们,为你打造牢固的家庭抗风险保障,守护你和家人的钱袋子~

—在线咨询保险知识—

奇葩的葡萄酒酿造方式,你听说过几个

葡萄酒界竟有如此奇葩的酿造方式,你听说过几个?

公众号在葡萄酒的缤纷世界里,有许多有趣又神奇的葡萄酒。这些酒或是酿酒原材料出人意料,又或是酿酒方法令人觉得神奇。


我们称之为:葡萄酒界的奇葩


葡萄干甜葡萄酒,有些地方也称为“圣酒”。

酿酒原料葡萄干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第一种是采用葡萄挂藤天然风干方式或人为砍断葡萄藤加速其风干的方式;第二种是采摘成熟葡萄,然后放在某些容器上风干,如稻草等风干的方式。
意大利维尼托(Veneto)出产的葡萄干甜葡萄酒雷乔托(Recioto)闻名遐迩。这种甜酒可采用红、白葡萄品种来酿造,人们将采收到的成熟葡萄放置在托盘之类的容器上风干,然后再进行酿酒。
在意大利中部地区,通过采摘成熟葡萄,然后风干酿酒的方式仍在盛行,他们将用这种葡萄干酿制的葡萄酒称为“圣酒”。葡萄通常是在气候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风干,而酿成的葡萄酒还要在密封的小酒桶中陈年。
希腊也出产这种“圣酒”,只是所用的葡萄采自圣托里尼火山灰土壤中出产的阿斯提可(Assyrtiko)葡萄。
另一种葡萄干甜葡萄酒来自法国稻草酒,顾名思义,就是用在稻草垫上风干的葡萄干酿制的葡萄酒,不过,现在一般都改为在塑料托盘上风干了。法国北罗纳河谷产区和汝拉产区有出产这种稻草酒,但由于这些产区的葡萄几乎完全被风干,产量极低,所以价格非常贵。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贵腐甜葡萄酒。
战争时期,匈牙利托卡依地区的葡萄园主们推迟采摘,直到11月初上冻之前人们才收获,这时葡萄的水分已经蒸发,丑陋至极:一串串皱巴巴的青紫色葡萄如同病人身上的一片片淤青,上面还泛着一层灰白色的霉菌。
人们在无奈之下只能拿它来酿造当年的葡萄酒了,歪打正着酿成了无敌好喝的贵腐酒。贵腐酒香味醇厚,蜂蜜、杏脯夹杂着浓郁的花果香,由鼻入口,直至心脾;口感丰腴饱满,平衡的酸度让酒浓而不腻,回味绵长,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称之为“王者之酒,酒中之王”。

最著名的贵腐甜葡萄酒产地毫无疑问是法国苏玳(Sauternes)和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y)了,不过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出产,如德国和奥地利的BA和TBA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另外,阿尔萨斯顶级葡萄酒产区的精选贵腐甜白葡萄酒SGN也广受欢迎。


所谓冰酒,并不是许多人心中的冰镇葡萄酒,而是采用冰冻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
人们将健康的葡萄留在葡萄树上,直到冬季到来,葡萄中的水分结冰之后再进行采摘。这些葡萄在冷冻的状态下被压榨,因此葡萄中结冰的水分可以被除掉,只留下用于酿造甜葡萄酒的浓缩葡萄汁。
冰酒的酿酒葡萄在压榨时必须是冰冻的,但冰冻的程度也有讲究,因为冷冻过度的葡萄会阻碍葡萄的完全压榨。冰酒的酿酒葡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雷司令,还有琼瑶浆、品丽珠和白威代尔等。
德国冰酒有一定的酿造历史,且其酿造受严格的法律约束。德国法律对葡萄的温度和葡萄汁的浓度都有所规定。人工的冰冻是不被允许的,这也是一些冰酒价格颇高的原因之一。受地理环境影响,奥地利出产的冰酒和德国冰酒较为相似。
另外一个以冰酒为名的产酒国是加拿大。其中白威代尔是最常见的冰酒酿酒葡萄,占据了冰酒产量的2/3,还有品丽珠等其他品种也可酿造冰酒。



加强型葡萄酒指的是通过添加蒸馏烈酒(如白兰地)提高酒精度的葡萄酒。
在发酵过程中加入烈酒,加强酒的最终酒精度可达到17-20%,风格有干型也有甜型。
在运输条件比较落后的历史中,加强酒比其它餐酒有更高的酒精度,比较好运输,在海运过程中很少会存在损伤问题。因此有一段时间占有不小的欧洲市场份额。
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加强酒代表分别为:来自葡萄牙的马德拉酒(Madeira Wine)、来自葡萄牙的波特酒(Port Wine)、来自西班牙的雪莉酒(Sherry Wine)和来自意大利的马沙拉酒(Marsala Wine)。


这些奇葩的葡萄酒大家都喝过哪些呢?哪款酒最合你的心水
欢迎评论区留言哈!

原文出处

重疾险,成年人的清醒活法

重疾险不是智商税,是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

健康不迷路

“35岁高管胃癌晚期,卖掉学区房治病,孩子被迫转学;

28岁程序员突发脑梗,父母拿出养老钱却被护工费榨干…当大病突然敲门,你家的抗风险能力能撑过几个月?”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重疾险,很多人认为是坑,或者觉得可有可无的东西。让我们擦亮眼睛,重新认识一下。

血淋淋的真相:重疾面前人人平等

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走廊里,老杨看着妻子的缴费单,不知如何是好。靶向药每月2.3万,PET-CT每次6800,免疫治疗每次4.8万——这些都不在医保报销目录。他红着眼眶说:“治了五年,亲戚朋友借遍了,房子没了,每天一睁眼就是在想到哪里去找续命钱。”

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
恶性肿瘤平均治疗费用45-80万
脑中风后遗症5年康复费用超60万
心脏搭桥术后3年误工损失达48个月工资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在”要钱还是要命”的终极拷问中崩溃。重疾险的意义,就在于让病人不必跪着筹款,让家人不必含着泪众筹。

重疾险的五大救命价值
1. 经济补偿金:守住中产家庭底线

之前的一个病人,胶质母细胞瘤,确诊后,保险公司3天到账80万。这笔钱让他用上了国际最新的电场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不必像隔壁床病友那样,因无力承担50万/疗程的费用放弃治疗机会。

要知道:重疾险理赔款占医疗总费用的平均覆盖率达63%

2. 医疗资源通行证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部的CAR-T疗法押金就要120万,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光是床位预约就要预存50万。重疾险的提前给付特性,让你在黄金救治期不用等卖房筹款。

3. 隐形费用收割机

很多人只算手术费,却忽视:
外地就医的住宿交通(年均4-8万)
特需护理费(300-800元/天)
进口器械(如心脏支架8万/个)
这些恰恰是医保完全不报销的”沉默支出”。

4. 收入损失补偿器

38岁的肝癌患者张先生,术后三年无法工作,但每年24万保额支撑着房贷车贷。《2023大病家庭生存报告》显示:重疾患者家庭收入平均下降72%。

5. 心理安全舱

上海心理干预中心研究证实:持有足额重疾险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41%,抑郁发生率降低57%。不必担心拖累家人的底气,本身就是一剂良药。钱是人的胆,这话一点都没错。

买重疾险的三大致命误区
 “有医保就够了”

朋友友心梗手术总花费38万,医保报销19万,自费19万:
进口球囊导管7.2万(全自费)
ICU监护费11天8.4万(每日限额2000)
术后康复器械3.8万(非医保目录)

搞差了时间: “我还年轻不用急”

保险公司内部数据:
 31-40岁人群重疾理赔占比达43%
甲状腺癌、乳腺癌最小出险年龄仅19岁
早买的三重优势: 保费低(30岁买比40岁省45%)、易通过核保、保障期更长

 算错了账,以为”买定期的更划算”

55岁的老赵在定期重疾险到期后查出胃癌,此时再买终身险被拒保。

提醒: 重疾发生率在60岁后指数级增长,终身型才是真正的风险转移。

聪明投保的黄金公式
1. 保额=3-5倍年收入

(治疗费50万)+(3年收入补偿60万)+(康复费30万)=140万保额底线

2. 投保要趁”健康红利期”

体检报告异常项超过3条,可能面临:
加费(乙肝小三阳加费20%-50%)
除外承保(甲状腺结节患者不保甲状腺癌)
直接拒保(三高、糖尿病)

3. 家庭投保顺序

要改变考虑优先给孩子买保险的想法,正确的顺序是:经济支柱>配偶>孩子>老人(经济支柱倒下了,对整个家庭的破坏最大)

4. 条款破译秘籍

选包含【恶性肿瘤-重度】等28种高发重疾的产品
轻症赔付比例>30%为佳
等待期≤90天也很关键

你的保额够买几年生命?

某互联网大厂曾做过残酷实验:给员工家庭突发重疾的虚拟场景,结果发现:
存款50万以下的家庭,82%选择放弃高价治疗方案
有200万重疾险的家庭,100%选择积极治疗

不要让家人陷入两难选择,挑战人性,不如早做准备

现在拿起计算器:

算清你的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父母赡养总负债

乘以重疾恢复周期(通常3-5年)加上50万医疗准备金
这个数字,就是你对抗命运的底气。

保险基础术语

搞懂这些保险术语,你也能飞速看懂保单(基础版)

很多人收到保单后就束之高阁。

动辄四五十页甚至上百页的保单,加上各种保险术语,确实令人晕头转向,望文生畏。

“保险人、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各种“人”,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哪个又是自己。

“犹豫期、等待期、宽限期、复效期”,这些期限分别是指哪个阶段,到底都有什么用呢?

咱们分步骤学习一下,就能轻松看懂保单啦。

1、Insurer/Underwriter

 保险人(承保人)

指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也叫做“承保人”。

想想“法人”这个词,就容易记住了。

2、Applicant/Policyholder

 投保人(保单持有人)

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并支付保费的人(需年满18周岁)。也就保单持有人(Policyholder),对保单拥有实际控制权。

保单持有人可申请更改保单资料、退保或提取保单现金价值。

3、Policy Insured

被保人(被保险人)

给谁买保险,保谁,谁就是被保人,也就是被保险人,是受保险保护的人(受保人)。

投保人和被保人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人。

被保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会影响保费的高低。

4、Beneficiary

受益人

被保人出险了,谁能领取赔款,谁就是受益人。

受益人可以是被保人,也可以是其他人(个人、遗产、公司、非政府机构都可)。

若受益人是个人,那么一般只能是被保人的直系亲属、配偶或法定继承人。

5、Insurance agent

保险代理人

保险代理人,与某一保险公司签署劳动合同,专为这个公司服务;负责给客户介绍该公司的产品,并协助客户完成投保、缴费、保单变更以及保险理赔。

6、Insurance brokers

保险经纪人

保险经纪人,不受雇于保险公司,有可能是独立经纪人,也有可能属于第三方保险经纪公司。

明亚保险经纪人,是客户的私人顾问,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量身定制风险管理和财富规划方案,从100多家保险公司的上千款产品中,给客户做合适的配置,提供终身咨询管理服务,包括协助投保、续保、保全、理赔等服务。

7、Policy

保单

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的保险合同的正式书面凭证,也就是书面保险合同。

分为电子保单和纸质合同两种形式,目前有些保险产品只提供电子保单,而不再提供纸质合同。

8、Premium

保费

就是买这份保险要交多少钱,一次性或定期支付给保险公司的费用,从而获得相应的保障。

9、Face amount 

保额

就是这份保险保多少钱。

通常所说的买多少保额,一般是指基本保额。

比如重疾险买50万保额,那么这个基本保额就是50万。如果患中症每次赔50%,那就要用这个基本保额乘以50%,即50万*50%=25万,也就是中症每次赔25万。

10、Main coverage

主险

可单独投保的保险产品。

11、Rider

附加险

不可单独投保而必须附加于主险,用来补充主险的保险范围的保险产品。

比如,终身寿险产品附加住院险、意外险,车险附加驾乘险等。

12、Deductible

免赔额

可以理解为起付线,相当于理赔的门槛,超过这个数额,保险公司才开始赔付。

比如,医疗险中约定免赔额为1万元,当医疗费为2万元时,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为1.5万元(>1万元),那么保险公司赔付1.5万元-1万元=0.5万元。

13、Cooling-off period

冷静期(犹豫期)

又被称为“犹豫期”。就是为了让客户对保险产品的保障内容和条款有充分了解,再决定是否购买该保险产品。

冷静期内申请退保没有损失,保险公司在扣除一定的工本费后,会将全部已交保费退还给投保人。

我国保险产品的冷静期一般为15天。

14、Waiting period

等待期

又叫做免责期、观察期、等候期。一般出现在重疾险或医疗险中,一般为30天、90天、180天。

合同规定,在等待期内,如果受保人发生了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不理赔,甚至可以终止合同退还相关保费。

等待期是从保单合同生效当天开始计算,续保没有等待期。

15、Grace period

宽限期

即“缴费宽限期”。对于不能在续费日截止前交保费的客户,保险公司会有宽限期(一般为60天),只要在宽限期内完成缴费,就不会影响保单的效力。

如果客户过了宽限期还没有缴纳保费,设立了“自动垫交”的保单,保险公司就会用保单账户的现金价值抵交保费,如果现金价值不够的话,保单会自动失效。

16、Revival period

复效期

投保人在保费缴纳期间,因个人原因没有缴清保费,也没有向保险公司申请退保,在一定的期间内(一般为两年),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复效。

也就是申请恢复保单效力,只要补齐保费即可。

17、Underwriting

核保

根据投保人、被保人的健康告知,或在掌握其他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的基础上,保险公司对可保风险进行评估与分类,决定是否承保、以何种条件承保的过程。

18、Health notice

健康告知

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通过填写健康问卷,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病史。‌

保险公司会根据申请人的申报情况,进行核保,可能会要求进一步体检,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19、Waiver of premium

保费豁免

即出现合同约定状态后,后续保费不用继续交,保障仍然有效。

比如重疾险中会有“重疾豁免责任”,确诊患重疾后可豁免后续保费。

20、Single payment

趸交

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费的方式。

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知识,智慧是井井有条的生活。

                                                                ——康德

如果有保单看不懂的,欢迎咨询——您身边值得信任的私人顾问,扫码在线咨询。

请配置一份医疗险

如果你只能配置一份保险, 那我一定劝你配置一份医疗险!

一、都是医疗险,有什么不一样?

二、选保证续保20年还是一年一保?

三、选院外购药不限制清单的医疗险!

四、选0免赔和真100%报销的医疗险!

五、选保费增长曲线平滑的医疗险!

六、总结。

正文:

如果你只能配置一份保险,

那我一定劝你配置一份医疗险!

一、都是医疗险,有什么不一样?

给自己和家人配置医疗险,

一般最关心的就是两个问题:

1、是否能让就医选择更多更自由?

2、未来生病花钱了能不能赔?


但是从我了解的大量理赔案例和数据中,

我发现,不同的医疗险,

理赔到底最后能赔多少存在很大的差异。

目前市面上的商业医疗险,

别看花样繁多,

其实仔细研究之后,

也就大体分为三个大类:

惠民保类、百万医疗险类、中高端医疗险类。

惠民保:投保宽松、价格低,但免赔额高。

常规一般疾病医疗费用难以达到理赔起付线,

获赔比较难;

百万医疗险:保费适中、保额高,

但免赔额通常1万元左右,

住院医院、病房有限制,

且部分不涵盖普通门诊;

中端、高端医疗险:

更灵活,可自选免赔、门诊、特需医疗。

从案例看,

之前就有看到惠民保一位王先生做心脏搭桥手术,但因没有达到免赔额被拒赔;

还有传统百万医疗险的客户乳腺癌手术,自费了1.7万但仅获赔了500元的情况;

还有一位中端医疗险客户李女士女儿,半年进行多次门诊及手术,最终全部获赔了13035.74元。

由此可见,不同医疗险有不同的理赔结果。

从医疗自由度和理赔可得性,

以及费用的从低到高来排序的话:

没有医保<有医保<医保+惠民保<医保+百万医疗<医保+百万医疗(0免赔+门诊医疗)<医保+中高端医疗。

下面这幅图可能更直观

那每一类都有很多的产品可以选择,

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一款好的医疗险呢?

我总结了四个普通人可以参考的医疗险四个选择标准,

就按这四个方面去看,

都符合你需求了,

基本就不会差了

二、选保证续保20年还是一年一保?

很多人都说的是要保证续保,

而且越长越好,

我认为没那么绝对,

其实是需要根据自己情况来确定的。

打开任意一款百万医疗险条款,

你都会看到两种表述:

保证续保型:”本产品保证续保期间为**年”;

非保证续保型:”本公司不会因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单独调整保费”。

那么保证续保型的优点是:

a.避免产品停售风险

即使产品停售,在保证续保期内,

仍然可以继续投保,

而非保证续保产品一旦停售无法续保。

b.稳定性强

在保证续保期内(最长20年),

保险公司不能因为咱健康状况恶化而不让继续投保,

保障连续性好,

尤其适合年龄偏大一些的人群。

那么一年一保的优点是:‌

a‌.灵活性高‌:

一年一保的医疗险,

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不断调整保障内容,

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最新的医疗保障‌。

就拿不保证续保最典型的众安尊享e生系列来说,

它每年的新版本产品都会在各个方面升级不少内容。

比如手术机器人使用费,

纳入硼中子俘获治疗、光免疫疗法。

特药的种类每年也都会有新药的增加,

甚至医院的就医范围也都会不断地在拓展。

b‌.保费相对便宜和稳定‌:

一年一保的医疗险通常每年重新评估风险和保费,

避免了长期合同的保费上涨风险‌。

所以这方面我的综合建议是:

1.如果你是‌年轻人或健康状况良好的人,

建议选择一年一保的医疗险,

因为保费相对较低,

还能够随时适应市场变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

最先进的医疗手段都可能被包含在报销范围里面。

2.如果你是年龄超过50岁了或有健康问题,

那么建议选择可以保证续保20年的医疗险,

这样可以确保在一个长期的时间内有稳定的医疗保障,

避免年龄大了因为健康问题了失去保障。‌

三、选院外购药不限制清单的医疗险!

其实在医疗险的理赔过程中,

大量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面临一个难题:

那就是医院里可能没有某些特效药或者进口药,

而这些药物往往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如果你只能在医院内购药,

那么可能会错过一些更好的治疗方案。

从过往经验来看,

大部分真正治大病、重病、难病的药品

价格昂贵的药品都是外购药,

甚至救命的进口药、靶向药等。

由于现在医保DRG控费的情况下,

一般医生都会让家属去医院外面购买,

比如常见的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

这些药品医保是不报销的。

普通的百万医疗险,

会涵盖一部分报销清单内的100种左右的癌症特药。

但好一些的医疗险,

是可以对院外购药没有清单限制的。

只要是医生开具的合理的外购药,

都可以报销。

甚至对于很多价格昂贵的进口药、靶向药,

国内未上市新药,都可以覆盖。

当然,声称“外购药不限清单”的医疗险,

也需要注意保险合同中的其他条款,

如免赔额、赔付比例等,

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赔付结果。

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来帮你提前了解清楚了

四、选真0免赔和真100%报销的医疗险!

大部分的百万医疗险是一万元的免赔额,

使用医保结算后100%报销。

当然也有免赔额可选的医疗险,

一般分别是0免赔、1万免赔额、

1.5 万免赔额和2万免赔额,

这会给了大家更大的选择空间。

当然几种免赔额选项的费率差别也是很大,

从零免赔到2万免赔阶梯递减。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选免赔低的,

因为免赔额越低,

赔到的可能性就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大多数人买的医疗险都是有社保版本,

有社保的版本,只有先使用医保,

剩余的医疗费用才能 100% 赔付,

否则大部分只能报 60% 左右。

还有一些0免赔额的产品,

条款里表述的是:

“一万以下赔付比例80%,一万以上赔付比例100%。”

还有的产品条款为:

“年内累计自费或自付1万以内,赔付比例30%;1万以上赔付比例100%。”

这些都是细节,

一定别以为宣传的“0免赔100%报销”

就一定是在医院不花一分五、选保费增长曲线平滑的医疗险!

在选择医疗险时,

费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同样的产品责任保费便宜肯定好,

还有一点更关键,年龄的不同,

医疗险的保费会有很大的不同。

保险公司是根据大数据,

比如看诊频率、单次医疗开销、

全年医疗开销等这些内容制作了精算假设模型,

不同的年龄段对应的保费不同。

每款医疗险在产品资料里面的《费率表》,

或者《产品说明》都有明确的价格。

如果你都看了,你就会发现,

0-7岁的孩子和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

医疗险的价格会比其他年龄段的价格要高很多,

原因就是这些年龄的出险概率高了啊。

医疗险你年龄越大越贵是必然的,

所有医疗险都是一样,

只是我们需要关注幅度问题。

大家一定要关注到全年龄段的价格费率,

别只看自己当年的,后面涨费太大,

造成自己在最需要医疗险保护的时候,

因为费用压力断保。

如果大家觉得医疗险中后期交费压力大,

也可以来找我聊聊。

如何减轻交费压力这个话题,

能给你一些比较好的建议。

六、总结。

所以别看医疗险花样繁多,

咱们抓大放小,

在给自己配置的时候:

从是否选保证续保20年,

从选院外购药不限制清单,

从选0免赔和真100%报销,

从选保费增长曲线平滑这四个方面去看,

一定不会差的。

好了,

关于更多家庭保障、

子女教育或者养老规划的问题,

我们随时可以交流。

对你有用,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